深冷處理-齒輪深冷處理建議
深冷處理-齒輪深冷處理建議
深冷處理是工件淬火后繼續在液氮或液氮蒸氣中冷卻的工藝,深冷處理主要是采用液態氟為冷卻劑(-196攝氏度),利用氣化潛熱的快速冷卻方式,將淬火后的模具冷至-120攝氏度以下,并保持一段時間。 深冷處理的效果主要有:殘余奧氏體幾乎可全部轉變成馬氏體;材料組織細化并可析出微細碳化物;耐磨性比未深冷處理的模具高2--7倍,比普通冷處理的模具高1--8倍。為了防止深冷處理時產生開裂,深冷處理前須在100攝氏度熱水中進行一次回火,并且深冷處理在50——60攝氏度的熱水中快速升溫,由于表面膨脹而收到減小應力的效果。深冷處理可提高耐磨性外,還可作為穩定模具尺寸的一種處理方法,但成本可能也較高,這對于高精度的齒輪有必要,一般精度7-9級沒有比要。 深冷處理后,公法線及內孔的尺寸會變化,請各位做處理時,要注意哦,一定要給后續工序留量加工,深冷過程中精密尺寸可能會縮小。但是深冷出理本來就在精加工前進行的,對尺寸的影響很?。ㄅc熱處理相比)。 深冷處理主要視用材而定,例如:我們曾用18Cr2Ni4WA的材料做行星機構的太陽輪軸,本身較細,要求耐磨性好,耐用度高,除了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增加變位系數外,在熱處理工藝上滲碳氮后要求在12小時內做深冷處理,這樣得到的軸可增加一定的耐用度。故我以為不是任何材料都適用深冷處理,主要是用于含合金元素較多,本身價格較高,結構上又不允許較粗大時,作為一種輔助的手段吧。如
果在結構上允許使用普通的材料,一般不作深冷處理。最適宜的時間是滲碳淬火后2小時內進行,24小時以后基本上對殘奧的轉化作用不大,也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。對于齒輪類產品來說,除非有些產品對殘奧又要求,比如小于10%或著5%,如果大于10%的情況,只要前面正火、回火做的規范,晶粒度達到5~6級,不需要做深冷處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