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冷處理-深冷處理的概念
深冷處理-深冷處理的概念
深冷處理:
深冷處理就是鋼件淬火冷卻到室溫后,繼續在0℃以下的介質中冷卻的
熱處理工藝,也稱為冷處理,是淬火過程的繼續。
(1).深冷處理目的:
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殘余奧氏體(常溫下不穩定組織,容易引起尺?變
?等),以進一步提高工件淬火后的硬度和防止在使用過程中因殘余奧
氏體的分解而引起的變形,同時強度、硬度和耐磨性都可得到不同程
度的提高?!?br />
(2).深冷處理注意要項:
高合金鋼或高合金滲碳鋼,因Mf點很低,冷處理需在-120℃以下進行,
保溫1~2h,冷處理后必須進行回火或時效,以獲得更穩定的回火馬氏
體組織,并使殘余奧氏體進一步轉變和穩定化,同時使淬火應力及深冷
應力充分消除。
(3).深冷處理適用范圍:
較適用于精度要求很高,必須保證其尺寸穩定性的工件,如量具等。
五、『回火』
1.回火概念:
回火就是鋼件淬硬后,再加熱到低于Ac1點以下某一溫度,保溫一定時
間,然后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。
2.回火目的:
(1).合理地調整力學性能,使工件滿足使用要求;
(2).穩定組織,使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發生組織轉變,從而保證工件的尺寸、
形狀不變;
``(3).降低或消除淬火內應力,以減少工件的變形并防止開裂。
3.回火分類:
按照加熱溫度的不同,回火可分為低溫、中溫和高溫回火三類。
(1).低溫回火:回火溫度在250℃以下,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 殘
余奧氏體;
(2).中溫回火:回火溫度在500~500℃,回火后組織為回火托氏體
殘余奧氏體;
(3).高溫回火:回火溫度在500~650℃,回火后組織為回火索氏體
殘余奧氏體;此工藝也稱為調質處理(即淬火+高溫回火)。主要用于
中碳結構鋼工件,使鋼的的強度、塑性、韌性達到恰當的配合,具有良
好的綜合機械性能,常用于高碳高合金鋼(如高速鋼等)之回,回火溫度
在500~600℃,以使發生二次硬化作用,促進殘余奧氏體的轉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