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24小時服務熱線:15210208588
刀具熱處置工藝流程多數是周期作業,是一項集體操縱。熱處置工藝加工存在著工完成,淬火和回火經常由兩個班次完成等,加之作業職員本質參差不齊,辦理方法不足美滿,生產流程中經常會出現質量題目。為理解決這些困難,不只需投入大量時間還需投入大量精神,雖然如許,還能夠達不到預期的目標。作界線不明確,如一批零件淬火能夠由兩個班次
1.滲碳淬火齒輪硬度低
一批滴注式氣體滲碳氮化爐中滲碳淬火的800多件齒輪,要求滲碳淬火后表面硬度5863HRC,而抽檢時零件的表面硬度為5256HRC。這是滲碳題目,照舊淬火題目;淬火是加熱題目,照舊冷卻題目,臨時很難下結論。
2.棒料淬火裂紋
有一批φ14mm×240mm的40Cr俸料經調質處埋后,過了約一周時間(運用時)才被發明簡直全部開裂,裂紋外形為縱向單裂紋,多數裂紋裂透棒料的兩頭面。據此判別裂紋為淬火裂紋,而當班的操縱職員卻不承認。查作業記載,只能查到該批棒料為二班淬火、三班回火,而零件材料、淬火溫度和冷卻介質等工藝參數都沒有記載。筆者取一根棒料與45鋼討論一同在鹽浴爐中加熱,然后在鹽水中淬火冷卻,冷卻后約2030min,該棒料開裂,而且裂紋外形與上述裂紋外形相同。
3.箱式電阻爐退火硬度不平均
工藝道路為:退火→帶鋸下料→粗車→調質→精車→磨削→氮化。帶鋸下料時,經常發明一根棒料上硬度不平均、部分硬度偏高,下料服從低,鋸條磨損快。經剖析,是因裝爐時棒料長或棒料靠前。該箱式電阻爐爐口處既沒有加熱電阻絲,熱量喪失又大,因而關于普通箱式電阻爐,裝爐時零件應間隔爐口內側200300mm,才能包管爐內零件加熱溫度平均。
4.鑄鐵淬火應控制微量合金元素
鑄鐵導熱性差,淬火冷卻時普通用油冷。鑄鐵的基體與鋼相同,也是由珠光體和鐵素體構成。鑄鐵含碳量高,含碳量添加固然可以添加淬透性,但終究增幅不大。因而,進步鑄鐵件的淬透性:就靠鑄鐵中微量合金元素的作用,控制好合金元素含量,才能包管熱處置淬火質量。
葉片泵定子,材料為耐磨合金鑄鐵,要求熱處置硬度5056HRC由于鑄件中Cr、Mo、Mn和Sn等合金元素含量控制欠好,因此熱處置淬火后硬度不平均,硬度偏低等景象時有發作。有人曾提出,淬火后硬度偏低是由于鑄件鑄態基體構造中珠光體比例少,要求在淬火前添加正火工序。實驗表明,鑄件經正火后再淬火,硬度仍然偏低。
總而言之,熱處置流程中出現的題目,基本上照舊人為形成的,都是由于工藝流程控制不嚴、生產辦理雜亂所致。